七年級語文下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jié)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語文下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反思1
這首詩作于普希金流放期間,題寫在鄰居女孩的紀念相冊上。他面對的是一個純真的女孩,年僅26歲的他,宛如一位飽經(jīng)風霜而又無比溫厚的長者,仿佛生怕碰傷這棵稚嫩的幼苗,于是從未來著筆,使用一種帶有預言的口吻叮嚀、勉勵涉世未深的少女,如果出現(xiàn)這種偶然,要相信歡樂的日子就要來臨……其實“這種假如”正是變幻莫測的人生中的一種必然現(xiàn)象,即生活中不可能沒悲傷、煩惱,但是你要克制、忍耐,普希金他清楚地知道,他也正經(jīng)歷著,他對這個小女孩的訴說,其實也是自我的一種訴說。所以當陷于痛苦中的你或我讀這首詩的話,猶如耳畔響著作者親切的聲音,同時心里又回蕩著自己的聲音。
當拿到課堂與學生分享時,我是這樣處理,激情導入課文之后,讓學生先聽錄音感受詩歌,要求學生勾畫作好標記,模仿錄音去朗誦。接著讓學生自由朗誦,并請了個別學生起來朗讀,效果還是不錯的,學生都很投入。在此后設計了一個問題:詩人在詩中闡述了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jié)合你感受最深的詩句說說你曾有過的體驗。問題一拋出,我本以為學生肯定是有話可說的,因為我覺得在學生成長學習的道路上肯定有過那樣或這樣的困難,結(jié)合他們自己的體驗來感受詩歌,學生的反應應該是激烈的??墒鞘聦嵪喾?,學生似乎沒什么話好說,對于自己所遭受的挫折幾乎沒太多的感受。于是,我開始引導學生,比如考試失敗之類的,并把有過的直接體驗告訴他們,可是我費力的引導并沒有激起學生太多的表達欲望。
課后,我對此進行了思考,難道現(xiàn)在的學生都沒有挫敗感的體驗嗎?也許吧,溫室里長大的孩子多少少了些風雨的洗禮。但是,反觀自己的教學設計,亦是存在問題的。本詩是以“假如”開頭的,普希金寫給鄰居的女兒時也是告訴她未來可能要經(jīng)受的體驗,對于課堂里的`這些初一學生,何嘗又不是這樣,那問題的設計是不是也應該改為“未來時”呢――“學了這首詩,你會未來可能遭受困難的你說些什么話呢”?或者把問題設計得更加寬泛自由些“讀了這首詩,你有怎樣的感受”?總之,不應該局限于學生他們狹窄的體驗上,畢竟他們的人生經(jīng)驗是不豐富的。
學習詩,最主要的是品出它的詩歌味,而朗誦則是最好的方法,無論怎樣賣力地分析,都不如入情地讀,讀到到味了,情感自然也就出來了。我在上這課時,顯然朗誦這一點還沒真正落到實處,只是簡單地聽錄音和模仿朗誦,形式比較單一。其實應該盡量讓形式多樣話,如陷入困境的好友傷心痛苦時,你安慰他時應該怎樣讀;自己勸導自己時又是怎樣讀等。還可以讓同桌或者小組合作進行腳本設計的朗讀。教師需要做的則是給予適當?shù)乩收b指導,喚起學生心中的情感,正如普希金自言,要“用詩歌喚起人們善良的感情”,讓學生入詩,讀出情來,便是最后的一種品詩了吧。而當他們未來的某天失意無奈時,能想到這首詩,并從中找到支撐點,有所啟發(fā),這樣也就足夠了?!镀吣昙壵Z文下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反思二》
七年級語文下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反思2
這首名詩學生都比較喜歡,我在教學設計時想通過朗讀和比較閱讀來提升學生對詩歌的感受,但感覺這教學設計還是比較粗糙,因此在過程中出現(xiàn)了幾點值得反思的問題:
一、教學設計要抓大放小,針對文章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而不該一刀切。
在一開始的教學設計上其實設計了很多針對詩歌理解設計一些小問題,但這首名詩其實從內(nèi)容上來理解是比較簡單的,篇幅短小,哲理也表達地比較明顯。所以后來都沒有在教學過程中派上用場。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幾個大問題:詩歌的朗誦,詩歌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小問題不多,使課堂不會顯得煩瑣凌亂。
二、引入詩歌對比閱讀的可行性。
在這堂課里我借鑒了余映潮的的課堂實錄,將《假如你欺騙了生活》和《假如生活重新開頭》引入課堂教學進行比較閱讀。這個閱讀想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從情感價值觀上讓學生對生活有更全面的了解,二是通過多首詩歌的朗誦閱讀,能使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感受力,學寫幾句詩歌。比較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并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和感知。但是比較閱讀還是應該選擇水平相當?shù)淖髌?,并在語言結(jié)構(gòu)等方面有可比之處,但個人認為后兩首詩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中間這一首,僅僅為了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予以指導,似乎對語文味的挖掘沒有多大益處。并且學生對于生活的感知還是處于表面。至于最后的詩歌模仿寫作,在沒有給予學生指導的基礎上,他們寫出來的作品并不理想,這樣的教學方式是流于表面的,并沒有給學生帶來共鳴。
三、詩歌朗誦的指導。
在教學中我常喜歡指導技巧朗讀,問學生該如何去讀,并摳字摳詞,沒有留給學生自己去發(fā)揮朗讀才能的空間。其實這首詩完全可以讓學生以自己的理解去朗讀,如一開始就可以讓學生去設計朗讀腳本,并提問"你想讀出怎樣的感情?為什么",在朗讀里談對詩歌的理解和感受。而我卻切割似的.將朗讀和賞析分離開,在學生談了對詩歌的理解后問他們這里該如何讀,那里該如何讀,學生如機器被我操控著,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擇,教師的心急和浮躁,使問題引導實在太失技巧,也壓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
本學期的課上下來,對自己實在不能滿意??偢杏X有力使不上勁,沒有真正沉入到教學中去,對文章的理解探究和教學設計上還是沒有精心去準備,因此在反思時總感覺印象模糊。我想教學過程中要真正多關(guān)注學生,從學生處反饋信息,才能促進教學的進步。
本文鏈接:http://www.lbgj202.com/v-108-4728.html七年級語文下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反思
相關(guān)文章:
《背影》教案04-07
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09-14
中班美術(shù)夏天教案07-27
南湖早春原文、翻譯及賞析_白居易02-19
奶茶廣告語12-05
毛呢外套廣告語10-26
全國交通安全日活動總結(jié)01-31
售樓部案場客服述職報告09-16
最新大學畢業(yè)生自薦書04-07
委托收款協(xié)議書09-06
喬遷個人邀請函10-26
餐飲店長個人簡歷08-16
幼兒園教師簡歷07-17
我的世界大電影觀后感04-07
歷史典故:閉門羹12-25
那表情讓我難忘作文700字12-24
我眼中的安達征文12-03
2024武漢紡織大學外經(jīng)貿(mào)學院在湖南怎么招生的11-23
海南師范大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好嗎,有沒有交換生機構(gòu)10-30
煙臺高職院校有哪些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