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3日),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多位菲爾茲獎、諾貝爾獎和圖靈獎得主領銜出席。丁肇中、朱棣文、戴維·格羅斯、羅伯特·塔揚、森重文、喬治·盧斯蒂格等6位科學家獲頒2025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
前沿科學獎評出118篇杰出論文
大會主席、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在致辭中回顧了近年來數(shù)學、物理、信息科學和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從多個百年數(shù)學猜想有望得到解決,到量子計算的飛速躍升,再到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演進,各個學科深度交匯。他認為,一個由理論突破與技術創(chuàng)新共同驅動的時代或將到來。他期待通過本次大會搭建開放、包容的國際學術平臺,進一步推動海內外科學界更深層次的對話與協(xié)作。
在頒獎環(huán)節(jié),6位“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依次登臺領獎。當89歲高齡的丁肇中院士緩步走上領獎臺時,全場用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向這位實驗物理學泰斗致敬。在半個多世紀的科學探索歷程中,丁肇中用五項里程碑式實驗重塑了現(xiàn)代物理學的認知框架。如今,他仍帶領著16國科學家團隊在國際空間站挑戰(zhàn)宇宙射線理論的邊界。
開幕式上還頒發(fā)了前沿科學獎。本屆獎項評選出118篇基礎科學領域的杰出論文,覆蓋數(shù)學、物理、信息科學和工程三大領域。獲獎作者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有菲爾茲獎得主,也有眾多學術新秀。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等13所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論文作者攬獲了17項獎項,展現(xiàn)了中國學者在基礎理論研究、算法創(chuàng)新和前沿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實力和創(chuàng)新活力。
將舉辦500余場學術會議
國際基礎科學大會由丘成桐院士于2023年發(fā)起設立,已成功舉辦過兩屆,主題為“聚焦基礎科學,引領人類未來”。在接下來的兩周里,包括400余位國際頂尖科學家在內的近千名海內外優(yōu)秀學者、青年學子,將共聚懷柔科學城,在北京雁棲湖應用數(shù)學研究院,圍繞數(shù)學、物理、信息科學和工程三大基礎科學領域展開學術探討和交流。大會將舉辦500余場學術會議,包括大會報告、專題學術會議及衛(wèi)星會議,多位國際頂尖科學家將領銜主講基礎科學報告、前沿科學獎報告,分享各領域最新突破性成果,推動多學科協(xié)同創(chuàng)新。
學術報告涉及基礎科學各個分支,以及與各學科的交叉領域,特別是人工智能理論前沿方向,包括生成式AI與多模態(tài)、計算機視覺與機器人、模型創(chuàng)新等。此外,AI驅動的跨學科研究,包括數(shù)學、生命科學、物理建模等也令人矚目。
特色活動助力青年科學人才培養(yǎng)
在推動學術交流的同時,大會也著力構建青年科學人才培養(yǎng)的生態(tài)體系,策劃了多項特色活動,包括“數(shù)學之夜”“物理之夜”“信息科學和工程之夜”三場專場沙龍、中外科學家與清華學生代表共聚一堂的“清華日”專場,以及讓青年學子近距離對話科學家的“科學家面對面”專場等。
昨日(13日),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多位菲爾茲獎、諾貝爾獎和圖靈獎得主領銜出席。丁肇中、朱棣文、戴維·格羅斯、羅伯特·塔揚、森重文、喬治·盧斯蒂格等6位科學家獲頒2025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
前沿科學獎評出118篇杰出論文
大會主席、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在致辭中回顧了近年來數(shù)學、物理、信息科學和工程等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從多個百年數(shù)學猜想有望得到解決,到量子計算的飛速躍升,再到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演進,各個學科深度交匯。他認為,一個由理論突破與技術創(chuàng)新共同驅動的時代或將到來。他期待通過本次大會搭建開放、包容的國際學術平臺,進一步推動海內外科學界更深層次的對話與協(xié)作。
在頒獎環(huán)節(jié),6位“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依次登臺領獎。當89歲高齡的丁肇中院士緩步走上領獎臺時,全場用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向這位實驗物理學泰斗致敬。在半個多世紀的科學探索歷程中,丁肇中用五項里程碑式實驗重塑了現(xiàn)代物理學的認知框架。如今,他仍帶領著16國科學家團隊在國際空間站挑戰(zhàn)宇宙射線理論的邊界。
開幕式上還頒發(fā)了前沿科學獎。本屆獎項評選出118篇基礎科學領域的杰出論文,覆蓋數(shù)學、物理、信息科學和工程三大領域。獲獎作者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有菲爾茲獎得主,也有眾多學術新秀。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等13所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論文作者攬獲了17項獎項,展現(xiàn)了中國學者在基礎理論研究、算法創(chuàng)新和前沿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實力和創(chuàng)新活力。
將舉辦500余場學術會議
國際基礎科學大會由丘成桐院士于2023年發(fā)起設立,已成功舉辦過兩屆,主題為“聚焦基礎科學,引領人類未來”。在接下來的兩周里,包括400余位國際頂尖科學家在內的近千名海內外優(yōu)秀學者、青年學子,將共聚懷柔科學城,在北京雁棲湖應用數(shù)學研究院,圍繞數(shù)學、物理、信息科學和工程三大基礎科學領域展開學術探討和交流。大會將舉辦500余場學術會議,包括大會報告、專題學術會議及衛(wèi)星會議,多位國際頂尖科學家將領銜主講基礎科學報告、前沿科學獎報告,分享各領域最新突破性成果,推動多學科協(xié)同創(chuàng)新。
學術報告涉及基礎科學各個分支,以及與各學科的交叉領域,特別是人工智能理論前沿方向,包括生成式AI與多模態(tài)、計算機視覺與機器人、模型創(chuàng)新等。此外,AI驅動的跨學科研究,包括數(shù)學、生命科學、物理建模等也令人矚目。
特色活動助力青年科學人才培養(yǎng)
在推動學術交流的同時,大會也著力構建青年科學人才培養(yǎng)的生態(tài)體系,策劃了多項特色活動,包括“數(shù)學之夜”“物理之夜”“信息科學和工程之夜”三場專場沙龍、中外科學家與清華學生代表共聚一堂的“清華日”專場,以及讓青年學子近距離對話科學家的“科學家面對面”專場等。
本文鏈接:http://www.lbgj202.com/v-146-3536.html2025國際基礎科學大會開幕 丁肇中等科學家獲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
相關文章:
活力中國調研行丨長春這趟中歐“鋼鐵駝隊”,藏著“內陸開海”的奇跡!07-16
多重加密防御!中國聯(lián)通正式發(fā)布抗量子安全手機:可選華為Mate 70系列05-17
優(yōu)美古風句子36條01-13
最新悲傷感言句子11-03
寫給男朋友樸實的感動的話08-23
最新二年級繪畫社團教學工作總結(四篇)10-24
小學春季德育工作計劃09-10
離婚協(xié)議書11-02
你的簡歷應該寫給誰看01-07
四年級上冊作文我的心兒怦怦跳一個人在家12-14
說理的經(jīng)典諺語11-03
中秋佳節(jié)賀詞09-21
三年級奇妙的想象作文09-07
2024年9月天津計算機四級成績查詢時間及查分入口(11月中旬公布)11-01
2024年遼寧朝陽高級經(jīng)濟師資格證書發(fā)放時間:9月3日起09-04
幼兒園學期安全工作計劃02-19
《水滸傳》閱讀答案07-20
傳媒面試自我介紹11-30
班級軍訓口號08-27
二年級數(shù)學教研組計劃08-23
麥兜里的經(jīng)典臺詞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