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憶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憶江南》原文: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憶江南》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白居易《憶江南》創(chuàng)作背景:
白居易曾經(jīng)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shù)牧私?,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余年,寫下了三首《憶江南》,這是其一。
而作詞的具體時間,歷來說法不同。有說在白居易離蘇州之后;有說在開成三年(838年);有說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國維則說寫于“大和八、九年間”。這些說法,籠統(tǒng)簡單,缺乏事實根據(jù)。劉禹錫曾作《憶江南》詞數(shù)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說:“和樂天春詞,依《憶江南》曲拍為句。”此詞在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陽,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詞也應在開成二年初夏。
白居易《憶江南》鑒賞:
白居易曾經(jīng)擔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兩年,后來又擔任蘇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時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應該說,他對江南有著相當?shù)牧私猓蚀私显谒男哪恐辛粲猩羁逃∠?。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他六十七歲時,寫下了這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xiàn)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常??梢姡纭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白居易走的也是這條路,從他的詩里也可見端倪,“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春草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人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lián)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本文鏈接:http://www.lbgj202.com/v-24-1134.html白居易 憶江南?江南好
相關文章:
相聲小品臺詞短篇01-12
形容萬圣節(jié)狂歡夜文案10-26
中秋節(jié)手抄報簡單好畫09-20
慶祝公司成立20周年歡迎辭07-25
救護車跨省轉運,收費2.8萬?江西衛(wèi)健委通報06-19
不再支持有線投屏!華為Pura 80接口降至USB 2.006-13
實用的勵志語錄05-23
小學老師在課堂上夸獎孩子的話10-11
溫馨早安感言09-14
小學數(shù)學述職報告12-31
鄉(xiāng)鎮(zhèn)統(tǒng)計個人年度總結09-23
購房合同標準版07-07
工作失誤檢討書07-20
在家長會上作為學生代表發(fā)言10-17
游靈隱寺寫事作文08-26
2025上半年江西銀行從業(yè)資格考試報名時間預計:3月中旬02-14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圖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