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全文及鑒賞
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
宋代:歐陽修
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扁舟岸側,楓葉荻花秋索索。
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翻譯
離人的懷抱甚是傷心,老天倘若有感情,也會因離別而衰老;它有時如輕絲般纖細卻纏綿悠遠,有時又如波濤般一浪高過一浪地涌上心頭。
湖邊一葉扁舟??吭诎哆叄瑮魅~、蘆花在秋風里瑟瑟發(fā)抖,將前歡與現實形成對照,相聚時的歡樂是一去不復返了,除非相逢于夢中。
《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注解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原唐教坊曲,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傷懷:傷心。
扁舟:小船。
楓葉:楓樹葉。亦泛指秋令變紅的其他植物的葉子。詩文中常用以形容秋色。
須著人問比夢間:全句是說過去的事縱然真實,由于時過境遷。也形同夢寐,須用夢間的事來比況過去人間發(fā)生的事。
《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賞析
是詞寫離愁。前闋議論抒情。首句“傷懷離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傷感是離別的情緒。詩人李賀曾吟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抒發(fā)對國家興亡的悲涼痛苦情感,兩者比對。這種離愁“細似輕絲渺似波”,細軟得像輕絲那樣纏繞不清,縹渺得像微波那樣延續(xù)不斷。后闋回憶離別。一葉輕舟靠在岸邊,紅色的楓葉白色的蘆花,金風蕭蕭,行人告別遠去?!凹毾肭皻g”,慢慢地回憶起以前相聚的歡樂,卻不能失而復得。“須著人間比夢間”,必須要讓人世間改變成夢間。
全詞纏綿悱惻,婉轉細膩且真情灼然,可以想見,作者與文中女子的感情一定非同一般。上闋用了李賀詩的名句,表達出內心無限的深情,又以設問的形式問道:你能知道這番深意是怎樣的嗎?告訴你,就如同細絲一般扯也扯不斷,像水波一樣前波剛去后波又來,永遠不可能斷絕。下闋寫到具體的場景,把人送走后,作者還獨自站立在岸邊,目送著白帆遠去后,才發(fā)現這里剩下的,只有白居易詩中“楓葉荻花秋瑟瑟”的蕭疏。此景最能令人想起“前歡”,那是多么令人魂飛魄散的極致享受,與眼前的孤獨索寞形成的對比,就如同冰冷的人間和美夢中的情景一樣不可同日而語。這種強烈的對比,更加大了作者心理上的落差,正是這種落差,令人感到了他的情意是何等真摯。
《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創(chuàng)作背景
詞作編年未詳,當是天圣末少年時期所作。這首詞可能是作者青年時期的作品,寫的是與女子別離的凄切之情。這位女子究竟是什么樣的身份,與作者究竟是什么關系,現已很難厘定。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本文鏈接:http://www.lbgj202.com/v-24-553.html歐陽修《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全文及鑒賞
相關文章:
幼兒園應急預案12-14
《我的兄弟叫順溜》經典臺詞07-26
畢業(yè)留言07-25
北京AI破壁之路 端側小模型跑出大能量06-16
新一代續(xù)航滅霸!真我Neo7 Turbo搭載7200mAh泰坦電池05-23
李大釗著名的名人名言01-07
每日早安微信問候語09-07
溫馨的早安心語朋友圈08-23
傷感句子07-17
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工作總結03-10
淘寶開店策劃書12-14
讀我們仨心得感悟06-10
蘇軾經典古詩鑒賞心得01-20
我的夢想的演講稿01-07
防電信詐騙心得體會10-21
薛之謙唯美走心的歌詞13條05-08
秋意濃四年級優(yōu)秀作文12-07
初一的語文滿分作文11-25
過新年包餃子的小學作文11-22
人音版三年級上冊第一課《童年》教案09-04
《秋祭》的閱讀答案08-08